客人常問:機械鐘多久要保養?
如果你是愛物又捨得花費的人
會建議3-5年就進廠一次
雖然機芯運作都正常
但長時間使用下 除了生鏽
難免灰塵 髒污會沾滿上油的機芯
就如同交通工具的定期保養
就算運作正常 我們還是會固定時間或里程
進廠保養 檢查 看看是否有需要維護的地方
客人常問:機械鐘多久要保養?
如果你是愛物又捨得花費的人
會建議3-5年就進廠一次
雖然機芯運作都正常
但長時間使用下 除了生鏽
難免灰塵 髒污會沾滿上油的機芯
就如同交通工具的定期保養
就算運作正常 我們還是會固定時間或里程
進廠保養 檢查 看看是否有需要維護的地方
德國Schatz是19世紀初期還在量產的機械鐘
客人收藏的這款品像相當不錯
而且相當少見
三孔 報刻 報時的設計
搭配14400轉balance wheel
相對的增加了使用上的方便性
也大大增加時間的精準度
卻也提高了維修人員的門檻
新的一年開始工作室就被咕咕鐘包圍
好像會相約一起來的樣子
完全不相識的客人 確都送來類似款式的時鐘
8日3錘款式不需要天天上鏈
確實比一日機芯來得方便許多
但千萬別以為會比較耐用 並沒有….
時間到該磨損的位置也是得處理
客人大約是幾年前從國外購入
很可惜買回來後就發現不能正常運作
雖然掛著欣賞它的古典造型也很美
但總是四處打聽可以修復的店家
讓人意外的是
當初購買時根本不知道它的來歷
竟然有至少有90年以上的歷史
又到了年終時節
一些當裝飾許久的時鐘開始出現
可能大掃除的時候抬頭看著牆上不會動的鐘
丟也不是 不丟卻掛著只能長灰塵......
放到連狗狗都要逃家了 !!
這台1天3錘的黑森林咕咕鐘(布穀鐘)不只長灰塵
還長了滿滿的鐵鏽
客人說因為是在潮濕的宜蘭......
到歐洲旅遊去跳蚤市集買台二手銅製掛鐘
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吧?
但當時的客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買到的
是台1900年左右Japy生產的經典機械機芯掛鐘
由於是封閉式鐘擺的設計
不容易看出機芯是否有在運作
只是對歐洲風的外觀特別鍾意
沒想到回台之後才發現機器不會運作
除了不敢隨便找店家處理怕被撬竹槓之外
很難想像在19世紀初期
出遠門還得帶上一台時鐘
客人送來的是Mappin & Webb於1910年生產Carriage Clock
有別於常見的單發條款
客人收藏的是雙發條 有報時功能的款式
連同原裝攜帶盒及原裝鑰匙都在
難得一見相當完整的收藏品
WEMPE 是源自歐洲德國一間珠寶精品公司
而今天來的昰旗下精裝的一款船鐘
鐘面與鐘殼由WEMPE操刀設計
機芯則是使用 Hermle 132-071SG型號
體機嬌小的機芯 雙發條的功能 使用 balance wheel設計
因應船上的特殊環境使用
約2004年生產 可能也是首次保養
經歷17年的使用下 缺少潤滑還是造成了比較嚴中的磨損
有人說難得來到德國
要昰有造訪布穀鐘(咕咕鐘)的產地肯定要帶一台回來
當然從原產地購買 價格上確實實惠些
而且現場可選擇的款式多太多 對消費者來說是優大於弊
但這些咕咕鐘9成以上都是全機械式的機芯
就算店家很貼心的都會附上完整的使用說明書
對於台灣普羅大眾一般對機械鐘大多昰不熟悉的情況下
如何正確的使用以及維護保養就是一項難題
正確的使用方式我們會在下方放上影片連結
Schatz Royal Mariner Germany
大約是1970前後期德製的產品
屬於雙系統(走時/報時)8天儲能的船鐘
不是長得圓形的 都可以叫船鐘
主要是它的擒縱系統是走游絲
不會因為晃動或是歪斜 造成停擺
特別適合在船舶上來使用
而且14400bph的加持
使他更精準
物主的女兒送來的老鐘
機芯大約是 1968年生產 打開機背差點沒吐血
又是一個被亂搞的可憐蟲
如果要入手這類拿破崙桌鐘 最好選游絲系統的
準確度高 也不用擔心擺幅偏差的問題
雖然這款是屬於舊型的游絲組 新的相當品仍是買得到
就算是舊品 妥善的維護還是可以用很久 就像這台
德國的用料不用多說
軍用的發條鐘不是第一次處理
不少收藏玩家都會上網去競標或是直接購買
一般多是前蘇聯 米格機 或是 某些軍用飛行器淘汰後被拆解下
還好修鐘不用跟他對話
不然基本至少得學會 英 德 日 法 義語
這下連俄語也得學了
軍用的設計真的是無堅不摧啊!
除了防震 防水 耐溫 應該還抗G值
法式 drum clock 一直很受古董鐘愛好者的喜愛
去歐洲的跳蚤市場常常能見到這類鐘
一般是精緻的銅鑄外觀
配上 drum movement 法式的圓型機芯
但是這類法式機芯很難搞
機芯體積小 有報時功能
因為搭配小鐘殼的關係 鐘擺的擺幅不大
因此擺幅偏差的要求相對提高
加上長年機芯的磨損 潤滑喪失
客人來最常說 : 本來都走好好的,突然發條不能轉....
這大概是發條鐘最怕遇到的狀況
發條轉動異常,問題可大可小;輕者只是轉桿脫位,重者停止機構損壞會造成連帶齒輪崩壞.
通常拆下機芯看正面的停止機構大概可以了解.
這類法國機心真的不好玩
起始年大約是1850年,目前手邊常見到的大多是1880年之後的產品
由於年份久遠,雖用料紮實但正面連動機構設計較不耐用
往往不當操作之後會造成位移或是金屬變形
更惱人的是,光是指針安裝不當都會造成機器停擺
近年來越來越多歐洲的古鐘在國內市場流通
大多數是出國逛跳蚤市場帶回來
另一通路是在台灣的跳蚤市場挖寶
其實不論是國外帶回或是國內買的
初步的評估跟判斷要有
不然就要有花錢的準備
但花錢修得好事小 想花錢又修不好那就只能當裝飾了
這台約1950前後期的德國 Enfield 是客人在台灣的店家購得
聽說買來沒多久走不走了
這是一台披著義大利羊皮
骨子裡卻是德國狼骨的路易士款發條桌鐘
客人相當海派的說 :就麻煩幫我修好 ,多少錢再跟我說。
看來遇到好客人了今天!(笑)
雖然賣的是技術是一種服務,但做生意的基礎是誠信
還是要讓詳實的報價給客人才行。
趁著客人還在的同時大略的檢視一下機芯狀況
發條正常 check!
指針轉動正常 check!
客人說之前送修過,但沒多久還是停停走走,而且時間很難準確,音樂也沒反應。
這是一款1972年德國Junghans生產的3孔發條桌鐘
說是桌鐘,因為它是設計放在檯面上
而上方的提把,是方便當時歐洲大戶人家
要移動時鐘到不同房間時所用
哈!提把居然沒入鏡,請有興趣的客倌自行google
鐘面可見3個發條孔,顯而易見的有三種功能
走時,報刻,報時
這樣的標題好像有點挑釁
但真的遇到很多客人抱來時鐘是用姑且一試的心態
因為之前有過修不好,沒辦法修的經驗
最讓我驚訝的是,都是很好的客人
居然費用都付了,可是拿到手上的鐘還是不能正常運作
其實,絕大多數的老時鐘只要別少零件,都應該能恢復運作
就算少了零件,經驗豐富的技師還是能複製
最怕的是需要特殊工具製作的零件
哪怕是全手工製作也不是問題
相較之下,同年份的掛鐘
歐洲的用料及設計 ,還是比日式的來得有質感更值得收藏
這是單指機芯的部分,鐘殼外觀設計比較主觀因人而異
有些人懷念小時候家裡的日本老鐘所以收藏
而歐洲的用料雖沒有少數日式檜木製的高檔
但整座結實的原木打造,也比後期日式的三合板貼皮來的紮實
=================
近期入手的這款 Kienzle 2孔掛鐘,果然沒讓人失望
除外觀些許歲月的痕跡之外,機芯狀況讓人意外的滿意